当前位置:扶贫工作 / 基本情况
南部县基本情况
时间:2020-08-01
来源:物联网研究中心

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地跨北纬31°04′-31°40′,东经105°27′-106°24′,嘉陵江中游,面积2235平方公里,人口125万(2005年)。辖84个乡镇(办事处),是南充市最大的县。置县1500余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西汉严君平、蜀汉张飞、唐代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书法大家颜真卿等在南部皆留有足迹;北宋宰相陈氏兄弟三状元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传为佳话;还先后出过骁将张巍、成都王谯纵、工部尚书李先复、宰相陈省华、大学士蒲宗孟等历史名人。这里曾是川陕革命老区,留有一代元勋徐向前、李先念的奋战足迹.震惊西南的升钟起义爆发于此。南部擅区位之便,得江河之利,国道212线、省道南渠路、唐巴路纵横全境,规划中的兰渝铁路途经县城,嘉陵江及其一级支流西河县内流程278公里,县城距建设中的机场11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是川中、川北地区北上广元,南下重庆,东达巴中,西进成都的要道枢纽。南部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盐卤、砂金、石英砂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水能蕴藏量28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11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境内植被众多,各类林木364种,森林覆盖率达38%。

【行政区划】

截止2011年底,南部县辖区,2个街道办事处,31个镇,40个乡:滨江街道办事处、蜀北街道办事处、南隆镇、河东镇、老鸦镇、永定镇、碑院镇、谢河镇、盘龙镇、石河镇、东坝镇、河坝镇、王家镇、富利镇、楠木镇、长坪镇、定水镇、大王镇、黄金镇、建兴镇、三官镇、大河镇、流马镇、大桥镇、万年镇、伏虎镇、双佛镇、花罐镇、升钟镇、升水镇、大坪镇、神坝镇、铁佛塘镇、火峰乡、碾盘乡、群龙乡、平桥乡、窑场乡、大堰乡、马王乡、龙庙乡、梅家乡、大富乡、碧龙乡、中心乡、三清乡、五灵乡、兴盛乡、太华乡、寒坡乡、肖家乡、四龙乡、碾垭乡、石泉乡、永庆乡、宏观乡、雄狮乡、千秋乡、玉镇乡、柳驿乡、小元乡、永红乡、柳树乡、保城乡、双峰乡、皂角乡、丘垭乡、太霞乡、西河乡、店垭乡、桐坪乡、光中乡、铁鞭乡。

【历史沿革】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充国县,为巴郡11县之一,治地在今县西大桥镇东北14公里。

东汉初并入阆中县,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复置;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又分充国县置南充国县,为巴郡所辖15县之一,治地在今南隆镇。分置南充国县后,充国县在西,后称西充国县。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璋改原巴郡,西、南二充国县均隶巴西郡。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在原巴西郡地立北巴西部郡,又改南充国县为南国县、西充国县为西国县,同属北巴西郡。

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改南国县为南部县,仍属北巴西郡;天监八年(511年)于北巴西郡置南梁北巴州。大同中(535-546)州、郡、县建置变革纷繁;在南部县设置南部郡(领县一,郡、县治地均在今南隆镇);又分金迁戍地置金迁郡,并置郡辖金匮县(郡、县治地均在今升钟镇桥坝头村);改掌天戍地为掌天郡及郡辖西水县(郡、县治地均在今西河乡高峰村);复改西国县为西充县。南部、金迁、掌天、木兰四郡皆隶南梁北巴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梁北巴州为隆州、改北巴西郡为盘龙郡(州、郡治阆中)。改南部郡为新安郡、隆州新安郡仍领南部一县。又将木兰、掌天二郡并入金迁郡,改西充国县为晋城县,改金匮县为晋安县,晋城、晋安、西水三县皆属金迁郡。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南部县属盘龙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推行州县二级制,悉罢全国诸郡。罢金迁郡,以地属隆州(治阆中);省晋安县入晋城县,移治晋安坝(今升钟镇桥坝头村)。其时,南部县、晋城、西水三县皆隶隆州。大业元年(605年),西水县因水毁,治徙彭定故宅(今保城境内)。是年,又罢隆州置巴西郡,南部、晋城、西水三县为巴西郡所辖。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巴西郡为隆州,改晋城县为晋安县。同年又析南部、晋安二县地置新井县(治今大桥镇附近);四年析南部、相如二县地置城县,后避太子讳更名新政县(治今仪陇县新政镇)。其时,南部、晋安、新政、新井、西水五县均隶隆州。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讳改隆州为阆州,辖县不变。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在今四川省地区置益、梓、利、夔四路,利州路仍置阆州阆中郡,领有南部、晋安、新政、新井、西水诸县。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省晋安为镇入西水。南宋理宗淳佑二年(1242年)蒙军扰境,南部县治徙跨鳌山。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罢阆州置保宁府,隶广元路;二十年新井、新政、西水三县并入南部县。元末明玉珍据蜀建大夏政权,南部县隶属未变。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部县治迁还旧址;十年南部县并入阆中,十三年又复置,仍隶保宁府。清代沿旧。

民国3年(1914年)南部县隶属嘉陵道;24年隶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治今南充)。

1933-1935年,川陕苏区成立中共阆(中)南(部)苏维埃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南部县隶属南充专(地、市)区、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后,隶属南充市。

南部县气候概况

县境内丘陵起伏,西北高、东南低。嘉陵江由正北向东南贯穿境内,东岸属大巴山余脉;西岸属剑门山余脉,有西河蜿蜒径流。县内最高点为西北端西河乡的龙尾山,主峰海拔826米;最低点是东南端王家镇境内西河与嘉陵江的汇合口,海拔298米。县境西北部海拔高度一般在500-650米之间,相对高差200-300米;中部及东北部海拔高度一般在400-550米,相对高差100-150米。东南部海拔高度一般在300-400之间,相对高差50-100米。嘉陵江和西河两岸多冲积小平原。

南部地貌因受水系切割,多呈条树枝状山型,受风化侵蚀较强的大坪——永红一线,山顶多呈台状方山地貌;花罐——宏观,碑院——五灵一线,山顶多呈圆锥状,台地呈条带状;伏虎——王家一线,山顶多呈馒头状或平顶山梁,这一线地形平缓,沟谷宽坦。嘉陵江、西河沿岸分布着少量的冲积坝和台地,其地势低洼平坦。嘉陵江为本县主体水系,西河为本县最长的河流与柴井河分别在嘉陵江上游汇合,西河上的支流(菜子河、宝马河、兴隆河、紫岩河、观音河、西紫河、东溪等)分别在西、中、东平行排列,由西南向东南而流。

县境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平坝、台地、低丘、高丘、低山、水域六个基本类型。

南部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大巴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北方冷空气不易入境。所以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但四季分明。一般特征是:春早,回暖不稳,少雨,常有春旱;夏热,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常是旱涝交替;秋短,降温快,绵雨显著,一般主涝;冬干少雨,气候较暖,越冬作物一般不停止生长,少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