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青春无悔——谈新形势下青年党员的思想教育
第一党支部:杨超
【摘 要】青年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在历史的浪潮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新形势下,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面对国际世界的深刻变化、信息时代的思潮激荡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考量,广大青年党员开启了新的人生哲学必修课,砥砺前行、青春无悔,面对新挑战、新任务,亟需加强新时期青年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分析了当代青年党员面临的诸多考验,对青年党员应立志成为怎样的人展开了讨论,最后,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年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年党员;思想教育;时代考验;使命担当
青年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百年前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强烈的爱国情怀将无数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凝聚起来,掀起了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热潮。中国青年振臂高呼,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锋队。经历百年的洗礼,世事沧桑,但五四精神不朽。如今的中国青年势必也会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突击队与生力军,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作为党员队伍中最富有朝气的“活跃分子”和“中坚力量”,青年党员更应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青年党员吸收成员数量多、覆盖社会层面广,是凝聚青春力量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力磁场和重要保障。新时代中国青年特别是青年党员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当今,青年党员多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没有体会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困苦考验,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成长环境成就了青年群体开放程度高、接纳速度快、创新意识强等思维优势。但国际世界的深刻变化、信息时代的思潮激荡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考量,都给当代青年群体开启了新的人生哲学必修课。
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执政的组织基础,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广大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灵魂,党的历史任务要靠广大基层党员来实现,党员素质的高低、党员教育工作的顺利与否,制约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当前党员的队伍构成中,35岁以下的党员有2062.2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青年党员是我党有力的后备军。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扣扣子”对青年思想教育作过生动的比喻,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青年党员的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 当代青年党员面临的考验
(一)历史传承与红色记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越是关键时期,越要铭记历史,传承优良传统,植根红色记忆。站立新时代的峰峦,透过岁月的风雨,通过回望来时的道路,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历史、洞悉真理。当前,许多80后、90后没有经历过艰苦的日子,对党的历史不够了解,加之学习和工作任务繁忙,往往疏于政治理论学习和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党史知识缺乏、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和思想认识偏低的现象,距离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存在着差距。只有强化中国历史和红色传统的学习,才能使青年人在面对复杂环境时,认清自己的身分和角色,为未来作好准备。
(二)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绵延不绝、浩荡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当代青年成长在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互联网与生活紧密融合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视野更加开阔,这对自我认知及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年轻一代也更容易受到蛊惑。例如,香港问题的背后,必定存在着青年对人生不确定性的困惑,如果没有足够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会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当生活中面临上升通道不畅,贫富差距加大,房价高企,就业艰难,就容易产生不满和失望,进而迷失对国家模式、发展道路的认同。
(三)理想信念与服务意识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青年能够有效组织起来,为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担当历史重任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证。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代青年党员要把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进入数字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作为“数码原住民”的青年人,大部分存在着无悔追求与迷茫焦虑交织共存的复杂情绪,既有去拼去闯去实干的决心和勇气,也折射出“佛系”“迷茫”等一部分不确定的现实心态。此外,部分青年党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过多追求个人索取,理想信念置之脑后,言行举止等同群众,缺乏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的吃苦耐劳精神,如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管理,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青年党员在担起党的事业的伟大重任中就容易出现思想滑坡,甚至迷失自己而误入歧途。
二、当代青年党员应成为怎样的人
祖国呼唤青年担当,时代赋予青年重任。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广大青年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抛洒热血。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在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广大青年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而新时代,广大青年只有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出彩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当代青年:“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广大青年党员应当用自己的理想、本领和担当,成为“向日葵”般的人,始终向日而行,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融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作为。
(一)青年党员应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是青年党员的太阳。青年党员要想“向日葵”一样始终迎着太阳,保持朝气,向日而行,听党话,跟党走,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青年党员要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夯实理论基础,打磨思想意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使自己成为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
(二)青年党员应扎根人民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是青年党员的沃土。青年党员要像“向日葵”一样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党的根本力量和所有工作的生命线都在于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的集体来自群众、依靠群众,青年党员要始终清醒“我是谁”、“为了谁”,要更多地扎根基层沃土,到一线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把梦想、责任、担当放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凝炼、去提升、去实现,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从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成长进步的营养,再用扎实的工作回报群众和奉献社会。
(三)青年党员应保持谦卑姿态。
人处世间,总免不了两种行动姿态:昂首与低头。昂首,给自己希望;低头,让自己思想。昂首,是向上的激情;低头,则是谦卑的风度。谦卑,是一种姿态、一种睿智,一种境界,青年党员要继承和发扬党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优良作风,并时时刻刻记在心、化于行。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曾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广大青年党员应秉持优良传统,要像“向日葵”一样在丰收时低头静待,让自己勤于思想,不骄不躁,保持谦卑的姿态,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冲锋在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广大青年党员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正视缺点,勤于弥补不足,增强不断学习的心态,在实践、实干、实效上下决心、下功夫,紧紧跟着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干事创业,揣着年轻人的实劲、狠劲、韧劲,善做善成、久久为功,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满意的交代,给党和人民的期待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当代青年党员如何加强思想教育
(一)重温历史,以红色教育鞭策人心。
“乱花渐欲迷人眼”,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诱惑接踵而至,而此时,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开展红色教育便是一个保持初心的良方。可以邀请老党员讲一讲党史、道一道红旗下的故事,邀请青年走一走红色基地,看一看革命旧址,用最实际、最生动的方式探寻前人的红色足迹,重温革命精神,让青年人在红色精神潜移默化的浸染下不断进步。作为青年党员,要在重温历史中加以鞭策,在精神引领中增强本领,以更加勤勉踏实的态度,努力求知,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立志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以人为本,以关爱激励拉近人心。
青年不断成长成才、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引领、关心、支持。党组织要做好青年教育工作,政治上需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要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定期进行思想交流,摸清青年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对赶不思想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及时纠正;党组织要做好青年教育工作,工作上需主动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要注重用典型引路,以先进示范,通过学习典型、培养典型、弘扬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励每一名青年党员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党组织要做好青年教育工作,生活上需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党员的引路人,要经常过问青年党员生活中的冷暖,对生活困难的给予尽可能的帮助。
(三)突出重点,以真抓实干鼓舞人心。
青年党员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要结合青年党员的职业身份特点,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增强青年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党员重点进行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教育,加强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教育,引导他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党的事业和本职工作的本领;对社区青年党员重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做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模范;对企业青年党员重点进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管理、职工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而对新入党新入组织的青年党员,重点进行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的教育,引导他们在提高业务素质、促进组织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四)讲究方法,以提质增效感染人心。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究方法,增强青年党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把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工作研究与典型示范相结合,把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把历史比较与发展目标相结合。要拓展思路,明确主题,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加强素质能力教育;既要加强工作学习作风方面的教育,又要加强道德生活作风方面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党员既乐于接受教育,又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要坚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网上理论学习、网上工作交流、网上宣传典型、网上思想论坛等形式,打造党员教育工作新平台,增强青年党员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渗透力。
(五)建章立制,以工作队伍凝聚人心。
加强青年党员的思想教育离不开一支专、兼职结合且奋发有为的党员教育工作队伍。新时期、新发展、新任务、新期待以及青年党员思想的活跃度和需求的多样化,都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青年党员教育活动中,要积极拓宽党员教育工作队伍的来源渠道,把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工作作风较好、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中青年党员充实到党员教育工作队伍中,保证党员教育工作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形成理论学习和工作研究的相关制度,积极引导党员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党员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积极推动基层党建科学化;要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原则,对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党员教育工作干部,加强岗位交流,大胆委以重任,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教育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党员教育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监督,强化岗位管理,保证党员教育工作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年党员教育工作》,杨元丽;
[2]《新时代如何做好青年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绩溪县十九大精神体会文章;
[3]《关于如何做好青年党员教育工作》,肖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