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守初心    担使命    全面领会《纲要》精神    持续深入做好两地院区后勤保障工作

守初心    担使命    全面领会《纲要》精神
持续深入做好两地院区后勤保障工作

第十六党支部:朱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纲要》深入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系统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科学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本人通过深入研读《纲要》,更加理解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主线作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通过学习《纲要》,不断深化对“初心”和“使命”的把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作为主题教育规定的学习书目,学好用好《纲要》是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开展好主题教育的需要。《纲要》阐释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自己的全部奋斗实践上。我们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纲要》,系统深入地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贯彻群众路线,脚踏实地为人民办实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怎样理解“初心”和“使命”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深入理解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通过《纲要》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深化理解。

从理论维度看,回答“理论之问”,追寻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初心”和“使命”的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要为“大多数人的福祉奋斗”。30岁的马克思、28岁的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宣告共产主义诞生,书中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和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共产主义运动是大多数人和为多数人的利益的独立运动”。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类解放”,追求的共产主义就是“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确立了这个“初心”,为了这个“初心”,自觉承担起了“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出身“中产”,父亲是律师,马克思的爱人出身“贵族”,“初心”一经确立,就终身未改,在伦敦期间,马克思一家生活极度贫困,马克思的孩子中有两个因病而亡。但马克思终身坚守“初心”,为“人类解放”的事业奋斗终生,直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马克思在自己工作的“椅子”上停止“思想”,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全世界无产者都向马克思落下崇敬的眼泪。

从历史维度看,回答“历史之问”,追寻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在于从成立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初心和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历史课题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 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站起来的基点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解决第二个历史课题“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国家独立的政治前提,提供了思想资源、制度基础、实践经验。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大幕拉开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我们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之问,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根本性变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蹄疾步稳的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改革举措全面发力、重点突破、纵深推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明显改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说明我国迎来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实践维度看,回答“实践之问”,追寻“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初心”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来保障民生中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我们的“使命”就是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要求我们统揽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

从时代维度看,回答“时代之问”,追寻“时代逻辑”。从时代层面来理解“初心”和“使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新时代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必须进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就因为我们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使命”。

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强烈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初心”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始终贯通“革命精神”,我们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社会革命。邓小平称改革开放为“第二次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深刻的社会革命。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而且立志为全人类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追求的共产主义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谋求的是“大多数人的福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我们以天下为公的精神贡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我们搭建了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最大平台“一带一路”、编织了全球最大的“伙伴关系网”。我们按照“亲诚惠融”的理念处理周边关系、按照“真实亲诚”的理念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担当。

三、怎样践行“初心”和“使命”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守好初心?怎样担好使命?通过《纲要》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深化理解。 从践行“初心”的角度讲,我们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努力:

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根本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二是要坚守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核心要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坚守“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坚持调查研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特别是网络化条件下的群众工作。

三是站稳群众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强化公仆意识践行初心。

从践行“使命”的角度讲,作为一名后勤工作者,本人在带队伍抓管理,进一步提升两地院区保障水平方面,还要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不断提升两地保障水平。亦庄院区为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随着科研项目的全面开展,部分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加大亦庄院区基础设施改造,主要是增加空调制冷主机,更换冷却塔,改造供电模式、二次供水,对公共区域进行装修改造以及更换安定门院区锅炉房蓄水箱等,为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提供基础条件以及良好的科研环境。

二是认真做好不断强化党的领导,筑牢安全生产之堤。要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倡导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使责任落实分解到位,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可操作性与量化考核性,坚持“隐患即是事故”原则,对发现问题整改不力或发现隐患长期不排除的情形“一票否决”并落实追责。要加强对部领导最新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的学习,时刻保持对当前严峻安全形势的清醒认识,加强与单位属地街道、消防部门、部属兄弟单位沟通协调,对身边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隐患排查、清理、整治工作。要从软硬件方面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一方面是加大对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针对我院用电、消防、监控、燃气、UPS等系统长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应狠抓基础建设,从硬件层面完善相关配置,规范试验作业现场环境;另一方面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包括对新员工进行完整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试通过,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对在岗试验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三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各类应急预案建设,坚守底线、突出重点,从加快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入手,特别要在涉及危险化学品、易制毒易制爆物质管控的应急管理上下功夫,紧盯存储、运输、使用、销毁等管理流程,细化应急预案,提高可操作性。

三是抓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化管理,不断加强后勤服务管理模式创新。主要是规范科研办公用房使用、安全生产相关制度修订、单身、倒班宿舍以及车辆管理等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实现工作闭环、责任到人;通过优化激励措施,使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有所学、有所获,不断向体系化、专业化管理迈进;同时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公司化运营模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紧紧围绕院中心工作做好我院两地院区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