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检索
 

ITSS运维系列标准简介

时间:2013-11-13
来源:未知

    按照 GB/T 22032-2008 的规定,运行维护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对系统主要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它相关的支持和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 IT 基础设施,以及依赖于 IT 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等信息系统,其范围可以是单个 IT 基础设施的运维,也可以是整体 IT 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的总体运维。运行维护服务交付内容主要包括咨询评估、例行操作、响应支持和优化改善。

GB/T 28827《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交付规范;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规范;
——第5部分:桌面及外围设备服务规范;
——第6部分:应用系统服务规范。
 

 
 

    通用要求是针对供方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基础要求;交付规范和应急响应规范是针对供方运行维护服务过程的规范要求;数据中心服务规范、桌面及外围设备服务规范和应用系统服务规范等是针对供方不同领域运行维护服务的规范要求;运维安全管控规范则对所有运维服务的安全保障提出要求和规范。
主要运行维护专业标准介绍如下:

1、通用要求
     本标准为运行维护服务组织提供了一个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模型,规定了运行维护服务组织在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方面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

标准主要内容:
    运行维护服务是供方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采用相关的方法、手段、技术、制度、过程和文档等,针对运行维护服务对象(应用系统、基础环境、网络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数据等)提供的综合服务。为确保提供的运行维护服务符合与需方约定的质量要求,供方应具备实施运行维护服务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本标准提出了通用运维服务能力模型、关键要素、指标、管理原则等内容。


2、交付规范
    本标准给出了运维服务供需双方从服务级别协议签署到结束的过程中,对交付管理的 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方面提供的原则框架,以及对交付内容、交付方式、交付成果给 出的指导建议。本标准除了为运维服务需方和供方提供参考依据外,还可以为运维服务质量的评估、审计人员提供指南。

 

标准主要内容:
    供方根据对服务级别协议需求的理解,通过交付过程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关键环节的管理,以现场或远程交付方式为手段,向需方提供满足服务级别协议的交付内容和交付成果。

3、应急响应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应急响应的基本过程和管理方法,包括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和总结改进等内容。

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将运行维护服务中应急响应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和总结改进。

4、数据中心服务规范
    本标准通过例行操作、响应支持、优化改善、咨询评估四种服务类型对数据中心运维对象提供服务,以保证数据中心连续、稳定、高效及安全的运行。
 

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定义了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对象与服务类型、运维服务策略、运维服务内容及服务报告,为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提供标准支撑。

5、桌面及外围设备服务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桌面及外设运维服务的对象和类型、服务策略、服务内容和服务交付成果等要求。是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数据中心规范标准的具体化。描述了桌面及外设的服务策略、服务内容和服务交付。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桌面及外设运维服务供方的行为,也可供需方参考进行需求规划和成本计量。本标准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6、应用系统服务规范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应用系统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应用系统运维标准和使用人员水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各行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标准对应用系统服务规范做出了要求,是对数据中心规范的具体化或延伸。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应用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供方的行为,也可供需方参考进行应用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规划和管理。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版权所有 ©2009-2023 京ICP备05013730号-1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