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至29日,由我院联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链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首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分为钠离子电池标准研讨会和产业链高峰论坛两部分,受疫情影响,以线上方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刘大山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金磊处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刘贤刚副院长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俞振华常务副理事长等领导出席论坛并分别致辞。各位领导均表示,相关部门对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相关标准高度关注并予以支持。
标准讨论会上,来自行业内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链企业的近170名专家对标准征求意见1稿的330余条反馈意见逐条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有效地推动了标准的制定进程。论坛设置了钠离子电池标准化、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管理系统和钠离子电池产品等7个主题的报告,共作高质量学术报告18场。
电子标准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首先代表论坛秘书处做了主题为“国际国内锂钠电池标准化化最新动态”的报告,系统总结和回顾了我国在国内和国际标准制修订过程中所作出的工作,并指出了钠离子电池相关标准的下一步规划。随后,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钠离子电池龙头企业的专家们通过各自的经历向大家分别展示了关于钠离子电池相关的基础研究、落地生产的产品以及标准化的工作,获得参会人员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新起点昭示新未来。站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的新起点上,我院将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一起,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落实制造强国和能源变革的重大战略,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如期实现做出积极贡献。会议由充电头网、第一财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同期进行了直播,在线云参会观众累计超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