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GB/T 26237.11-2023《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1部分:处理过的签名/签字动态数据》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于202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共有15家单位参与制定。
一、标准立项背景和必要性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电子签名和数字签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在线交易、远程办公等领域,成为身份认证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签名/签字动态特征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手段,逐渐受到关注。基于对签名的动态特性的分析,签名/签字验证已经在电子商务领域实现部分商业应用。签名/签字动态特征识别不仅涉及签名的静态图像,还包括签名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如笔画速度、压力变化等,这些信息对于提高签名识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受限,限制了签名/签字动态特征识别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因此,制定一个统一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对于促进签名/签字动态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内容
(一)章节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符合性
5、约定
6、数据格式转换关系
7、签名/签字数据记录
8、处理过的签名/签字动态记录格式
(二)主要内容
该标准修改采用ISO/IEC 19794-11:2013《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1部分:处理过的签名/签字动态数据》、ISO/IEC 19794-11:2013/AMD1:2014《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1部分:处理过的签名/签字动态数据》修正案1。
该标准规定了适用于处理过的签名/签字动态数据记录交换格式的符合性测试方法,测试断言和测试程序;规定了从时间序列中提取的、使用签名/签字动态特征的交换格式,可用于提供签名/签字验证。
三、标准发布实施的意义
GB/T 26237.11-2023的发布和实施,为签名/签字动态特征识别提供了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有助于提高不同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促进签名/签字动态特征识别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这将为电子商务、在线交易、远程办公等领域提供更加安全、准确的身份认证和数据保护手段,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此外,该标准的实施还将促进生物特征识别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提高生物特征识别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强生物特征识别供应商之间的交流合作,填补了国内签名/签字动态数据格式标准的空白。
标准编制和标准符合性测试联系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 李伟 博士
联系方式:173 1604 3622,liwei1@cesi.cn
GB/T 26237.11-2023《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1部分:处理过的签名/签字动态数据》标准详细信息见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网址: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FC816D05000A62EBE05397BE0A0AD5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