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检索
 

GB/T 26237.14-202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4部分:DNA数据》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时间:2024-04-25
来源:物联网研究中心

2023年5月23日,GB/T 26237.14-202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4部分:DNA数据》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于202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共有12家单位参与制定。

一、标准立项背景和必要性

DNA分型技术的出现,使得DNA作为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已经被公安、司法、法医等领域高度认可,广泛应用于个体识别、亲权鉴定、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稳定遗传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目前个体DNA身份检测主要采用DNA扩增和测序结合的方式,从方法学到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再到数据库建设都依赖和受制于美国,严重滞后于国家安全和法制建设体系迫切需求。近些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并快速发展,我国完成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使得我国有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试剂和仪器,有条件也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标准。

该标准将实现对DNA分型数据和测序数据进行交换或相互比对的能力,其中包括在符合相关隐私保护法规的基础上,由任何其他系统遵循本部分的数据格式而输出兼容的DNA分型数据和测序数据,解决了二代测序技术产出数据与我国已有7000万一代DNA数据兼容问题,提升国际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性。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规范整个个体识别行业市场,确保各检测单位检测质量,从而提升准确性和安全性,促进我国个体身份鉴定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标准内容

(一)章节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符合性

6 DNA数据格式

6.1 概述

6.2 数据约定

6.3 CBEFF文件头

6.4 DNA模式内容

附录A(规范性) DNA XML模式

附录B(资料性) 家系图构建示例

附录C(资料性) DNA分型试剂盒

附录D(规范性) DNA位点

附录E(资料性) 数据记录示例

附录F(规范性) 符合性测试方法

2.2 主要内容

该标准规定了一种用于DNA分型数据的交换格式,适用于使用人类DNA来进行个体识别的DNA分型数据交换。

该标准将实现对DNA分型数据和基因组测序数据的交换或相互比对,其中包括在符合相关隐私保护法规的基础上,由任何其他系统遵循本文件的数据格式而输出兼容的DNA分型数据和基因组测序数据。

该标准涵盖法医DNA分型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或其他基于短串联重复(STRs,包括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线粒体DN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遗传标记分析。

一个对象的单一DNA分型数据记录可能需要使用多种DNA分析技术产生的数据。该标准确保了一个对象由多个DNA分析技术产生的数据能够集成在一个记录中。

这种数据格式是为了减少DNA处理过程中(登记和比对)的人工参与。为了满足DNA技术自动化、智能化对数据交换格式的要求,该标准同时描述了原始数据和分型数据的记录格式。数据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编码用于详细说明DNA分型数据交换。

三、标准发布实施的意义

该标准将实现对DNA分型数据和测序数据进行交换或相互比对的能力,其中包括在符合相关隐私保护法规的基础上,由任何其他系统遵循本部分的数据格式而输出兼容的DNA分型数据和测序数据,解决了二代测序技术产出数据与我国已有一代DNA数据兼容问题,提升国际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性,有利于规范整个个体识别行业市场,确保各检测单位检测质量,从而提升准确性和安全性,促进我国个体身份鉴定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标准编制和标准符合性测试联系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 李伟 博士

联系方式:173 1604 3622,liwei1@cesi.cn

GB/T 26237.14-202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4部分:DNA数据》标准详细信息见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网址: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FC816D04FEAB62EBE05397BE0A0AD5FA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版权所有 ©2009-2023 京ICP备05013730号-1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