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检索
 

2024“AI+制造”生态大会暨首届长三角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于江苏举办

时间:2024-11-15
来源:物联网研究中心

2024年11月12日上午,2024“AI+制造”生态大会暨首届长三角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江苏无锡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钱锋,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池宇,无锡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无锡市委主委吴红星,无锡市惠山区委书记程松等出席大会。

杨旭东院长在致辞中讲到,从技术演进视角来看, “大、通、融”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主要趋势。“大”主要体现为“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的标配,“通”主要体现为应用场景从“一对一”转变到 “一对多”,“融”主要体现为“跨界融合”(前沿技术相互催化、与不同领域交叉融合)和“大小融合”(通用人工智能为基础,边缘侧、终端侧专用模型为配套的融合)。他强调,多年来电子标准院承担着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组长、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秘书处等工作,在标准化方面,牵头发布人工智能标准14项,在研110项,依托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平台,推动11万余家制造业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有效促进制造业数智转型。他表示,下一步电子标准院将立足标准化主责主业,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的研制以及配套资源建设,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服务能力,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提供坚实的标准化支撑。

池宇副厅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和支持下,江苏省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入“1650”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初步构建了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新一代产业体系,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制造的水平不断提升。希望与会人员能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强化沟通对接,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提升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智能制造发展水平。

吴红星表示,近年来无锡以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速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希望供应商开发“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效益提升。程松表示,惠山区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期望与会专家积极为惠山制造业转型问诊把脉,推动惠山智能制造发展迈向新高度。

钱锋院士发表“构建工业大脑,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旨报告。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他强调,要紧紧把握人工智能加速工业应用的重大战略机遇,有效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构建集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生产要素为一体、供需快速感知、制造精准调控的“工业大脑”。他表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优化、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制造过程实时精准调控、安全环保运维智慧管控、新材料新产品智能创新设计,确保制造过程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产绿色化低碳化、产品高值化高端化以及产业价值链最大化,是推动传统制造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他表示,人工智能将为新一代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驱动力,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能。

会上,杨旭东院长、钱锋院士、丁汉院士共同发布《长三角城市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同期举行“河图工匠工业大模型训推一体机”发布、“无锡市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揭牌、首批专家顾问聘书颁发和入驻项目集中签约等仪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来自电子标准院华东分院、极熵数据科技、无锡尚航数据、海克斯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专家代表分别以“长三角城市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解读”“AI浪潮下的工业人工智能变革”“智算底座赋能AI产业化发展”“智能装备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为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本次大会作为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重要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和电子标准院华东分院联合主办,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特别支持,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分享前沿技术,加强资源对接,助推成果落地。来自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浙江分盟和安徽分盟、制造企业、供应商企业和人工智能企业等专家代表,以及江苏经济报、无锡广电、扬子晚报等媒体代表约200人参加会议。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版权所有 ©2009-2023 京ICP备05013730号-1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