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1日,由我国专家担任编辑和联合编辑研制的国际技术报告ISO/IECTR 23613《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服务计量元素与计费模式》正式发布。该国际技术报告由ISO/IEC JTC1/SC38 WG3(云计算基础工作组)研制,是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牵头发布的第一个国际技术报告,是云计算与分布式平台相关国际标准的重要成果。
一、研制背景和过程
2017年,在SC38中国成都会议上,中国成员体向SC38提交了《云服务计量与计费》的贡献,并建议将计量和计费作为云计算标准化的需求进行研究,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在本次会议上,批准成立计量和计费的研究组,由中国专家王志鹏担任召集人。
2018年SC38波兰会议上,中国专家王志鹏代表云服务计量与计费研究组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报告,并提出了云服务计量计费元素的技术报告(TR)建议。该建议得到SC38支持和全会的表决通过,该新项目被指派在WG3负责,同时任命中国专家王志鹏为该项目的编辑、田忠为联合编辑。
云服务计量与计费国际标准立项后,SC38国内镜像委员会与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协作,共同推动云服务计量与计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云计算标准工作组计量标准组在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名单附后)的大力支持下,推进国家标准GB/T 37735-2019《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服务计量指标》的研制和发布,为国际标准ISO/IEC TR 23613的研发提供了有效支撑。
2019年5月,在ISO/IEC JTC1/SC38首尔会议后形成ISO/IEC TR 23613征求意见稿(CD)。2020年2月,在ISO/IECJTC1/SC38瑞典会议后形成国际标准草案(DIS),同年经各成员国投票表决形成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2020年5月11日,ISO/IEC TR 23613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正式发布。
二、标准主要内容
ISO/IECTR 23613标准明确了云服务计量、计费相关的概念和计费模式,为云服务的计量和计费提供了依据,包括:
1、给出了云服务计量、云服务计费、计量单位和计量元素等定义;
2、明确云服务按订阅和按使用量两种计费模式;
3、给出了基础设施能力类型、平台能力类型和应用能力类型的计量元素;
4、提出了计量元素的抽样要求;
5、云服务计量元素如何应用于计费策略的指南。
ISO/IECTR 23613的正式发布,代表着由我国提出的云服务计量和计费理念和方法论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是中国对国际标准的重要贡献。
如需了解ISO/IECTR23613标准详细信息,可登录ISO官方网站(www.iso.org)查询。
附:云服务计量计费国家标准起草单位
1.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3.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5.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6.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7.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9.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10.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1.深圳市金蝶天燕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12.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
13.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14.金税信息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15.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16.北京邮电大学
17.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8.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中国舰船研究院
注:ISO/IECJTC1/SC38(云计算与分布式平台分技术委员会)于2009年10月成立,当前重点针对云计算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受到JTC1各国成员及相关组织的广泛关注。截止目前有5个咨询工作组、2个活跃的工作组、3个联络工作组,29个P(正式)成员、9个O(观察)成员及若干联络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