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第1部分:安全要求》进行解读。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耿欣出席并主持会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质量监督司、认证监管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司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指出,GB 4943.1-2022的前身是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是《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这两项标准一直被强制性产品认证(CCC)作为检测依据。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原有两项标准在使用中也面临新问题。一方面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产品在功能上出现高度融合,往往同时具备音视频和信息通信功能,分两项标准评估安全性对其生产制造、检测认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工作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已将音视频产品安全和信息技术产品安全两项国际标准合并,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开展新版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并将其作为检测认证和市场准入的依据。我国如果不尽快整合修订,实现国际接轨,将对我国电子产品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标准的整合修订工作,制定发布了新版GB 4943.1强制性国家标准。国焕新并对标准的本次修订的突出改进和标准实施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我院副院长刘贤刚对标准进行了解读。刘贤刚副院长指出,GB 4943国家标准是电子产品安全领域拥有三十余年历史的重要标准,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检测认证监督、便利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产业发展、国际环境等情况,主导了GB 4943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刘贤刚副院长从标准的主要内容、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主要差异三个方面,对标准进行了简要解读。
刘贤刚副院长最后指出,电子标准院作为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将继续支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标准宣贯、实施工作,为筑牢公共安全的标准底线,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助力电子信息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问答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春江、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王胜利分别就媒体关注的问题答记者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在答记者问时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迅速普及,产品的功能和形态朝着智能化、轻便化方向加速演进。同时,对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要求也大幅提升。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有关单位修订了该项国家强制性标准。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新版国标的实施为契机,推动电子产品安全性的持续提升,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多渠道开展新版国标的宣传解读,指导有关单位面向企业、检测认证机构开展培训活动,推动各方准确理解标准技术内容,推动新版国标精准落地。二是进一步完善电子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组织作用,对现有电子产品领域标准体系进行梳理,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技术标准化的需求,加强电子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导电子产品安标委等标准化组织与企业加强联系,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研究工作,增强电子产品安全领域标准供给及快速响应能力。三是强化电子产品领域基础研究。持续跟踪电子产品安全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资源支持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电子测量仪器等基础电子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推动电子产品安全技术及标准研究,加快提升相关产品质量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春江就新版标准将会引起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要求变化的问题答记者问。李春江指出,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大家熟知的CCC认证,是我国政府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实施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目前,CCC认证目录涉及17大类103种产品,其中就包括了音视频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和电信终端设备等消费者密切接触使用的电子产品。随着CCC认证制度改革持续深化,CCC认证制度“保安全底线”本质属性日益彰显,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虑到此次新版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企业能够尽快获得新版标准的CCC认证证书,确保有关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市场监管总局将着力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做好CCC认证实施工作。一是尽快形成标准换版的CCC认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新版标准发布后的认证实施节点日期、新旧标准证书转换要求等,便于企业遵照执行。同时,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证书转换成本,市场监管总局也正在积极对新旧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力求在不降低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合并补充测试评价项目,实现标准转换工作的平稳过渡。二是推动认证实施机构提升评价能力水平。指导电子产品CCC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按照新版标准要求加强认证检测能力建设,开展内部人员培训,全面理解吃透新版标准要求,在尽快为企业提供新版标准CCC认证检测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时效性和友好性。三是积极开展认证政策的宣传解读。通过组织召开线上线下制度说明会、制作发放宣传图册等多种方式,主动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供CCC认证实施要求和标准内容的宣传解读。在此,市场监管总局也建议企业要尽早跟踪获取CCC相关政策要求,尽快获得新版标准认证证书,使产品顺利进入市场。
最后,市场监管总局也将不断加大CCC认证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进一步压实认证检测机构主体责任,不断提升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将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和认证要求的产品严格阻挡在市场之外,营造社会大众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王胜利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新版标准规定了音视频设备、信息技术设备以及通信技术设备等产品的安全要求。标准发布后,将代替现行国家标准GB 4943.1和GB 8898,是有关电子设备类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依据。新版标准适用的产品范围广,包括电视机、手机、电脑等消费者广泛使用的产品,这些都是近年来质量监管的重点产品。尤其是,新版标准直接涉及安全,这更是质量监管的重中之重。
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有关电子设备类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近三年持续组织对电视机等25种该类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累计抽查2491家企业的3284批次产品,依法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处理,并向社会全面公布了抽查结果。电子设备类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反映着该类产品的制造品质和我国的大国形象,更需要我们通过标准引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手段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以问题为导向,加大对生产、流通领域有关电子设备类产品的监管力度,充分依靠和发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作用,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督促企业从严从实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履行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对于违反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据《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制性产品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严肃处理,严守安全底线。”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耿欣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春江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王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