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次“标准周”活动在沪开幕
2025年4月10日,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次“标准周”活动在上海开幕。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杰,标委会主任委员乔跃山,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王玉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浙江大学吴汉明院士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刘贤刚主持。
乔跃山主任委员指出,站在新起点、新征程,标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标准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扎实做好集成电路标准化工作。一是健全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系统梳理产业链各环节标准需求,强化标准对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二是深化关键环节标准制定,针对产业链中存在的部分“卡点”,建立“技术攻关-标准研制-产业化推广”联动机制;三是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标准推进机制,完善标准动态修订制度;四是构建开放式标准生态,重视标准的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践行“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五是强化专家智库战略支撑,依托专家咨询委员会整合产业链技术权威和标准化专家资源。
王玉环副司长表示,集成电路标委会作为标准化领域的“国家队”,要围绕集成电路重点标准供给,加快推动两新方案标准出台,提高标准研制水平;要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深标准和产业融合,有力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
徐文立副司长指出,标委会要凝聚行业力量、汇集优势资源,深入落实集成电路国家发展战略,并从标准体系顶层建设、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主动提升标准化开放水平和加强组织保障与应用等方面对标委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会议举行了“2025年集成电路标准稳链项目启动仪式”,由陈杰副市长、乔跃山主任委员、庄木弟副秘书长、王玉环副司长、徐文立副司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原司长胡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郭楠共同开启,旨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核心标准的制定,助力提升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会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浙江大学吴汉明院士以及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叶甜春秘书长受邀进行主题演讲。郝跃院士围绕三维集成、异质异构半导体、低温超低温CMOS等创新技术进行了分享,吴汉明院士聚焦芯片制造设计一体化,分享了集成电路产业和标准创新发展新思路,叶甜春秘书长分析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开辟新赛道,重塑产业生态,走出中国特色集成电路创新之路。
本次“标准周”活动,标委会全体委员、专家咨询委委员代表、观察员代表、各工作组成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参会代表预计超过800人。标准周活动期间,组织召开各标准工作组工作会、玻璃基板先进封装技术研讨会以及标准研讨和审查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