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智能制造评价指数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共有项目联合单位和智能制造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张荣瀚调研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处汪宏处长和中国工程院董景辰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我院胡静宜主任主持会议。
会上,我院韦莎博士代表项目组对项目总体情况做了介绍。各协作单位代表分别介绍了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具体参与项目的工作。本项目重点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拟制定《智能制造评价指数》、《智能制造能力等级要求》、《离散行业智能制造能力实施指南》和《流程行业智能制造能力实施指南》等4项标准。同时搭建模拟车间试验验证平台(离散型数字车间和流程型虚拟工厂)、实时信息试验验证平台、大规模数据试验验证平台等4个试验验证平台对标准的各项技术内容进行验证。
中国工程院董景辰教授指出智能制造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引领作用,并从标准的准确性、与国情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验证方案的设计原则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北京市经信委汪宏处长介绍了北京市和京津冀发展智能制造的思路,并对项目管理提出了相关要求。
最后,工信部张荣瀚调研员做了总结发言,指出智能制造评价标准是智能制造标准专项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希望项目组“集众智,成大事”,要求电子标准院与所有联合单位一起做好标准的顶层设计,确定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案,并要求课题组成员保持稳定性,扎实做好智能制造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成果要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平台上推广、应用。
下午,各单位对评价指数的顶层设计方案、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方案等做了进一步的讨论。下一步,各个单位将按照标准专题分组以及试验验证平台的分工具体落实项目工作计划。
本项目由我院牵头,联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院、北自所等综合型智能制造研究院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航301所、中船重工714所、机械工业电工所、北京矿业总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行业研究院所;北京首钢、娃哈哈、红云红河、中石化集团等流程型企业用户,青岛海尔、中国一汽、深圳创维、研祥智能、青岛酷特等离散型企业用户,中国电信集成有限公司、和利时、石化盈科、上海名匠、浙江中控、郑大智能等系统集成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一流高校,以及亮风台、深圳赛西等共31家“产学研用”单位共同申报。参与项目研究的单位还包括西门子、罗克韦尔、罗兰贝格、欧特克、菲尼克斯电气、巨一自动化、中国移动重庆研究院和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等单位。
研究团队从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出发,并分别从生命周期维度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和系统层级维度的设备层、控制层、车间层、企业层和系统层构建了评价标准的制造维,以智能功能维度的资源要素、系统集成、互联互通、信息融合和新兴业态构建了评价标准的智能维,并分别对评价要素进行细化、分级,提出标准。
智能制造评价指数的标准化研究和试验验证对总结提炼“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与特征,帮助制造业企业明确持续提升的关键指标和发展路径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作为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并为试点示范的成效考核提供评价依据,此外,还可以为各类国产核心装备制造商、信息系统集成商提供装备、服务和解决方案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