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3日至18日,ISO/IEC JTC 1/SC 41(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及工作组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由德国标准化协会(DIN)主办。ISO/IEC JTC 1主席、IEC技术官、JTC 1协调员、SC 41主席和秘书,以及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7个国家成员体的8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团由来自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的13名代表组成,代表团团长由我院物联网研究中心苏静茹担任。
会前,中国代表团从我国提案投票意见回复、新提案准备、其他国家提案研究等三个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处理了ISO/IEC 30144 《物联网 支撑变电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NWIP投票意见、ISO/IEC 30141《物联网 参考架构》CDV投票意见并推进该标准进入了FDIS投票、ISO/IEC 21823-1《物联网 物联网系统互操作性 第1部分:框架》CD投票意见并推进该标准进入CDV投票;提交《物联网 实时物联网框架》NWI立项建议;提交《物体发现面向Web的物联网开放系统架构》、《物联网互操作性测试和一致性测试》、《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具有社会化表征的物联网-物联网社会化属性及对于实现垂直行业应用集成的设想》、《物联网和区块链融合》技术提案5篇。
本次会议重点关注在研国际标准项目的推进和相关研究组后续工作。代表团成员积极参会并与参会专家深入交流,经过努力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取得如下成果:推进由我国主导提出并担任主编辑的国际标准ISO/IEC 21823-2 《物联网 物联网系统互操作性 第2部分:传输互操作》进入CD阶段;推进由我国主导提出并担任主编辑的国际标准ISO/IEC 30144《信息技术变电站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进入WD阶段;推进由我国专家担任联合编辑的国际标准ISO/IEC 20924《物联网 术语和词汇》进入FDIS阶段;推进由我国专家担任主编辑的技术报告《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燃气表技术要求和应用》进入PDTR阶段;推动成立WG 4/AdHoc物联网互操作性物体发现研究组,并由我国专家担任召集人,主要开展用于物联网的物体发现技术的标准预研工作,研究期为1年;推动成立WG 4/Ad Hoc物联网互操作性测试研究组,并由我国专家担任召集人,主要开展用于物联网互操作性测试技术的标准预研工作,研究期为1年;SC 41初步接受了中国提交的成立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研究组的建议,本次会后两周内将发起投票以确定研究组是否成立;SC41确认由中国专家担任SC 41至ISO/TC 307(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技术委员会)的联络人。
中国代表团后续将继续积极推进现有任务,并在边缘计算、工业物联网、物联网测试及互操作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稳步提升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地位。
ISO/IEC JTC 1/SC 41于2016年11月成立,目前有25个P成员国、8个O成员国,注册专家230名,分委会下设3个工作组、8个研究组(其中6个研究组已经完成研究任务并关闭),已发布国际标准13项、技术报告2项、在研国际标准11项、在研技术报告2项。我国在ISO/IEC JTC 1/SC 41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承担了WG4物联网互操作工作组、SG 7可穿戴研究组、SG 10边缘计算研究组、SG 11实时物联网研究组召集人的职位;主导提出并发布了4项国际标准;承担了3项在研国际标准、2项技术报告主编辑职位;承担了2项在研国际标准的联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