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GB/T 31101-2023《信息技术 实时定位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4年4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共有39家单位参与制定。
一、标准立项背景和必要性
定位是位置服务、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人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庞大和复杂,人们对定位的需求不仅限于室外场景,利用实时定位系统进行室内定位与室内外一体化定位的需求愈加迫切。实时定位系统在商场导购、停车场停车、资产管理、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应急救援等领域需求强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与室外主要依靠卫星定位不同,室内定位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景,主要包括Wi-Fi、蓝牙、惯性导航、地磁场、超宽带、可见光、计算机视觉、RFID、超声波等。不同的室内定位技术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局限,通过使用单一定位技术或组合使用多种定位技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定位精度、覆盖范围、成本、可靠性的不同要求。
随着实时定位系统在室内定位及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应用的普及,系统测试方面的标准不统一成为影响市场发展的障碍。由于缺乏统一的测试评价依据,而各技术提供方的测试场景、测试方式和度量条件千差万别,导致行业内各技术提供方的交流与竞争缺乏共同的基础,用户也难以判断各技术提供方的系统是否满足其应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制定实时定位系统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对实时定位系统性能的测试与评估进行科学的规范和引导。
二、标准内容
(一)章节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4 符号
5 缩略语
6 测试条件
7 测试方法
附录A(资料性)测试报告
(二)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实时定位系统性能测试条件与测试方法。测试条件主要包括了测试对象、测试环境和测试布置等,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定位精确度、定位准确度、定位延时、楼层判断准确率、室内外判断准确率、相对位置精度、定位成功率、移动速度、覆盖范围和并发量等。
三、标准发布实施的意义
本标准规范了实时定位系统在室内外场景中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对实时定位系统的测试与评估进行科学的规范和引导。本标准正式发布后,将为实时定位系统产品进行测试检验或认证服务提供有效指导,有助于指导制定实时定位系统应用相关标准,从而促进实时定位系统行业的规范治理和健康发展。
标准编制和标准符合性测试联系人: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 张璋
联系方式:15652964176 zhangzhang@cesi.cn
GB/T 31101-2023《信息技术 实时定位系统性能测试方法》标准详细信息见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网址:
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053404E3EF198F91E06397BE0A0A9209